时间:2022-10-03 17:47:48 | 浏览:253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玉歌 淄博报道
2199.3亿元!同比增长4.2%!
淄博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3.6%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国2.5%的增长速度。
坚定走新旧动能转换之路,工业之城淄博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为自己半年的努力做了总结。
工业是定盘星
淄博是工业之城。
上半年,淄博市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7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041.1亿元,增长3.7%。
三大产业对比,第二产业占比最高,增速最快,工业是淄博经济发展的定盘星。
上半年,淄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有16个行业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际上,这个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逆风翻盘。
3月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受到疫情冲击,工业生产出现短暂回落,3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至-1.4%。
淄博市委市政府立即做出决策部署,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保障企业生产的基础上,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推动工业稳增长有关支持政策等硬核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有力支撑了工业平稳运行。4月份,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迅速扭转下滑局面,而后持续保持较好增速。
2022年,在外部影响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淄博市工业经济展现了极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这一切都与淄博市坚持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密不可分。
近几年,淄博市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上万家,淘汰了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升级。
鲁阳节能围绕环保提前布局,投入数千万资金,全面升级生产设备,使整个生产线实现达标排放,一举成为陶瓷纤维行业全国单项冠军,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目前,像鲁阳节能这样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淄博市拥有17家,冠绝山东,全国排名与北京持平,居第三位,淄博市作为工业之城挺起了“硬脊梁”。
同时,淘汰了落后产能并不是简单做减法,新动能也由此打开了成长空间。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4.4%,快于全部规上工业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智能装备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55.5%,新兴产业加速成势。
相比数字上的增长,这种趋势性变化,才是淄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巨大支撑,同时也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是突破口
抓重大项目,就是抓未来发展。
“我们将以行动践行‘紧盯前沿、沿链聚合、打造生态、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做大做强做优全市PA66产业链。”5月16日,2022年淄博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志刚介绍说,该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10月投产达效。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248亿元、利税28亿元,解决600余人就业。
PA66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产品性能突出,应用领域广泛。隆华高材与天辰齐翔达成战略合作,项目总投资73亿元,占地1800亩,一期投资20亿元。
2022年上半年,淄博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增速列全省第2位;上半年,15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5亿元,列全省第4位;总投资5500亿元的460个市重大项目,新开工项目138个,完成投资65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56.6%,项目开工数、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5个、增长21.2%,创历年新高。
在这其中,有几组数据数据格外引人注目。
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24.5%,快于全部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7.6%,比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技术投资增长27.7%,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0.3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投资持续加快。
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淄博市积极布局未来,在“质”和“量”两方面做文章。
460个市重大项目中,“四新”经济项目达322个,占比达到7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农业等11条新赛道为支撑的“新经济”项目97个,占“四新”项目的比重达30%。
项目保障同样不可或缺,淄博市坚持和完善服务专班推进和“问题清单”协调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工作。
上半年,淄博市组织实施2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48个项目落实土地指标3584亩,召开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帮助97个项目达成授信合作意向390亿元,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59个,年内发行债券资金127亿元,支持了125个项目建设。为31个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资金3.6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
2022年是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之年,淄博市意识到只有“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目标定位,对标先进、提升品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更大力度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才能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区县是着力点
成绩的取得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找到实现途径就是最重要的任务。
淄博市给出的答案就是大抓区县域经济。
淄博市建立“五个一”常态化督促督导机制推动区县经济跨越发展。每月组织一次项目集中签约、每月开展一次项目建设督导观摩、每月召开一次区县工作点评会、每季度开展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每半年举行一次现场观摩评议的“五个一”常态化督促督导机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项目建设,唯快不破”。总投资110亿元的正威淄博新动能产业科技城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不到2个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11个月交付使用,56天便正式启动全国首个“盒马市”建设,这些都是以快取胜的淄博创业佳话。
项目建设是区县域发展的主引擎。通过“五个一”常态化督促督导机制,倒逼区县和施工单位加大力量投入,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投产,推动显性增量转化为现实效益。
大抓区县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增长,更要锤炼一支“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干部队伍。这是实现转型跨越、城市跃迁的最大底气!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各项工作想要走在前列,首先要求“人”要走在前列。无论区县委书记还是部门负责人,都是推动淄博走在前列的“关键少数”,也是加快区县域跨越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作为“一线总指挥”,既要挂帅、更要出征,必须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以过硬能力本领加快推动区县域跨越发展。
“百花争艳,满园芬芳。”淄博市通过激发各区县“对标先进、提升品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状态,提振“只争朝夕、分秒必争、大干快上”的精气神,以扎实过硬的工作拼出新局面,最终达成全市社会经济跨越式的大好局面。
淄博市上半年“成绩单”,在数量上,展现了淄博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质量上,是淄博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新生动能不断涌集中体现。加速转型跨越,矢志走在前列,淄博市正在加速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云帆起落,岁月更迭。十年砥砺前行,淄博攻坚突破;十年栉风沐雨,淄博加速转型。淄博跨度,是春华秋实的充实画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万元,连续十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淄博跨度,是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
当得到含金量极高的“山东省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等次一等”时,全淄博都深受鼓舞,洗刷了疫情带来的阴霾。这是一次化茧成蝶的蜕变,更是一场深刻的质量变革。一等的背后,我们看到,淄博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曾经辉煌,淄博拥有百年工业荣光;曾经衰落,城市发展放慢了脚步。过去有多灿烂,转型就有多艰难。淄博人不服、不甘。关心关爱淄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也有疑虑:淄博还能再创辉煌吗?淄博科学谋划,做深做实“优”和“扩”两篇文章,传统产业通过“五个优化
2月10日,淄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十四次会议。会议发布公告公布选举产生的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确定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423名。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桓台、高青、沂源、解放军9个选举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7日讯 11月7日下午,记者从淄博教育发布获悉,为确保师生安全,淄博市教育局向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学校、幼儿园发出紧急通知:11月7日,淄博市普降大雪,气温急剧降低,淄博市气
盛夏的淄博移步易景,幸福洋溢,宜居宜业!8月上旬,市委书记江敦涛带队就今年上半年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点评2021年全市重大项目共计440个,总投资5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220个。上
(第二篇)主动求变,淄博攒劲复苏的三重价值任何一个大的变化,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从开启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大幕,到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快速推进,再到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确立淄博在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的定
2月7日下午,淄博市召开全市品质提升年动员大会,会上公布了2021年全市突出贡献企业名单,选树200家在新经济引领、产业强市、科技创新、金融赋能、外贸投资、生态文明、文旅繁荣、城市品质、社会责任九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通报表扬。大会要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2021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结果,淄博市淄川区获评优秀等次,在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排名第4位,列区(县)级第2位。这是淄川区第5次获此殊荣。煤炭开采收入一度占到财政收入近三成的淄川,究竟
博山区,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淄博市南部,位置坐标:东经117°43′—118°42′,北纬36°16′—36°31′。南与沂源县接壤,西南接莱芜市,西北与章丘市交界,东部和北部与淄川区毗邻,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区总面积698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