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6:59:08 | 浏览:684
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8亿元,9处矿山完成绿色创建,8家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位于全省前列,经验在全省推广。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地关系和谐化。这是淄博市淄川区创新推行矿业发展新模式所取得的成绩。
淄川区是个百年老工矿区,多年以来受制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时不我待,变中求存,该区自然资源局精实施细管理,力促城乡环境大整治,推动淄川区矿山转型与绿色发展,扎实开展全区绿色矿山创建。
思想转变,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时间拉回到2018年春节后,淄川区自然资源局先后两次组织业务人员、矿山企业负责人到浙江湖州、安徽池州东至县现场学习考察绿色矿山建设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特别是让矿山企业在视觉上受到强烈冲击、心灵上受到深深震撼,真切感受到了绿色矿山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激发了创建绿色矿山的内在动力,让矿山企业思想上实现了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重大转变。
考察回来后,该局梳理了全区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向淄川区委区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将绿色矿山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每月调度、督导、考核。
2018年5月8日,淄川区政府印发了《淄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川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等,成立了绿色矿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调度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进度,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营造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浓厚氛围。
标杆带动,矿山旧貌换新颜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淄川区在绿色矿山建设的初始阶段,为了能找准突破口,先对全区矿山企业进行了摸排梳理,研究决定以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博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洪泉矿业公司的3处矿山作为试点,建设样板工程,发挥示范作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和做法。
这期间,区自然资源局指导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修建长度为2.7公里的运输长廊,使企业把矿石成本每吨降低了1元,而且有效控制了扬尘和噪音污染,复垦300亩高标准土地、“边开采、边治理”,合理布局开采区,实行台阶式开采,彻底改变了原来无序开采的局面。
此外,该局指导博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成“花园式矿山”,建成破碎环节中控室,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在厂区主干道及绿化区域形成完善的喷淋系统,抑制抑尘,养护绿植,又建立了沉淀池并安装污水处理系统,既节约水资源又能将污泥经过压滤机压滤成泥饼用于矿山土地复垦。
同时,指导洪泉矿业公司投资1.3亿元,建成“生态公园式矿山”,为减少开采扬尘污染,洪泉矿业公司购买了国内最先进的重型矿卡9台,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蔚为壮观的罐式储料仓7个,淘汰了流程复杂、易产生扬尘的落后破碎加工工艺流程,抑尘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无尘化开采、破碎、储存,复垦绿化200多亩土地,对矿区边坡进行了治理,运输道路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政策指导,现场督导,标杆带头,一系列的举措,让淄川区的12处生产矿山,在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
城乡环境大整治,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成果
短制管一时,长治才久安。为此,淄川区自然资源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实现城乡环境长久提升。
通过制定定期巡查检查制度,实行“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制定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工地扬尘整治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每月将巡查、调度、考核情况汇报区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办公室。督导企业完善相关环保设施,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狠抓治脏治乱不放松,总结前期治理工作有效经验做法,建立长效监管制度,确保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精致建设、精细管理。
据了解,自淄博市展开“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以来,淄川区各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扬尘点全部安装了集气及高效除尘设施,露天物料存储场地实施了全封闭蓬盖,蓬盖率达到100%,运输车辆全部采取了蓬盖措施,经过冲洗平台后方可驶出矿区,其中超峰粘土矿投资320万元新增硬化道路面积8000多平方米,实现了连接矿区与主要交通干线道路的全硬化,洪泉石料厂、卓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0多万元新购置洒水、吸尘、移动雾炮等环保车辆。2019年共计完成了26处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达到可利用状态标准的土地6000余亩。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芃芃 通讯员 张明月 赵文汀 魏兴 报道)
开展美丽先行 推动乡村振兴——关于路桥区美丽建设的调研报告潘建华围绕美丽建设这一主题,5月初,我带队走访了路桥区桐屿街道的小稠、民主、梁家、凉溪、东明等村,实地调研了农村环境整治和枇杷特色产业、凉溪古道生态建设等工作;日前,我又带领区农办、
近年来,兰考县依靠优越的引黄条件和发达的渠系现状,立足县情、水情,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打造出“三水联调保供给,河湖相连润红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实现了兰考县“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
松滋市2021年在全省首创“无证明”城市,取消和免提交307项证明事项。在此基础上,该市今年打造“无证明”城市2.0版,秉持“减证便民”深挖潜能,力推余下的329项证明事项“无证明化”,截至8月底,再减199项证明事项,减幅超60%。在分类
许昌报业传媒记者 石冠兵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3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在许昌市八次党代会报告里,它们仨组合在一起,意义大不一样。“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写入了报告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是今后5年发展的主
3月13日,湖滨区委书记周建文主持召开2022年度东片区建设工作第二次推进会。区领导乔继明、郭建体、杨杰、贾建忠、王金出席会议。会上,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工作组相继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困难,与会领导从如何加快推动工作、如何解决棘手问题,围绕拆迁进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日报全媒体消息,11月17日,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连发两则公告,具体内容如下公 告因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需要,所有在涂山风景区朝禹路以东、部队围墙以西、东海大道以北的国有土地、林地上,未经相关部门批准,
记者 苏 凯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担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新蔡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工业强县
春日暖洋洋的下午,家住西山人家的张大爷在金沙植物园悠闲地散着步,他和同伴边哼着歌儿,边赞美舒适的出行居住环境。张大爷说,朔城区现在越来越美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甜。张大爷和同伴的获得感来自朔城区持之以恒重视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