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6:45:06 | 浏览:512
9月5日晚,周村区南郊镇贾黄村退林还耕的典型案例,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加快推进农田建设,秋粮面积增加产能提升”的新闻中,其经验做法被央媒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新闻联播》播放的地块面积共1100亩,原是种植林木的耕地,现已有800亩恢复粮食种植,剩余300亩也将在今年果园承包到期后种植粮食。周村南郊镇贾黄村积极退林还耕,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做法,正是周村区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周村区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着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耕地“寸土寸金”,一分也不能浪费。针对部分土地撂荒问题,周村区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用,将劳弱户、外出户的闲散耕地集中流转、统一耕作,优先用于粮食种植,做到粮地有人种、有人管,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粮食稳产高产夯实了基础。
有序退林还耕,让“良田”回归“粮田”。周村区坚持分类施策原则,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对前期种植林木的,积极做好一对一政策解读,讲明白基本农田种植林木是违法行为;对现有耕地内种植林木的,不搞“一刀切”,而是通过协助林木销售、限期清除等措施,有序恢复粮食种植。同时,全面落实好种粮补贴、粮食保险等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种粮农民及合作社的收益和积极性。
一手抓耕地保护,一手抓农技服务。周村区切实做好种粮技术指导服务,落实“藏粮于技”战略,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课堂、线上培训等形式,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不断增加粮食单产。同时,进一步加大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粮食种植的规模效益。
下一步,周村区将继续严守耕地红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举措,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促进粮食稳产高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周村区政府督查室)
鸟瞰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堰头垸村“第一网红”周红英(左)和村干部黄志文直播带货。阎家河镇古城村村民在“共同缔造”修建的莲心桥上纳凉。黄土岗镇桐枧冲村茯苓窝,古村落重焕生机,年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7月25日傍晚,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召开塆组
来源:【中国农网】一户一楹联,一墙一风景。走进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大彭湾,房前屋后果树林立,一幅幅独具特色而又内容丰富的楹联,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彭湾共有2个村民小组,94户331人,其中常住人口279人、党员10名。近年来,
2月10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杜庄村顺坝路附近的河道旁,几名钓友停好单车,坐在青草坡上,开始了一天的垂钓。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恶臭难闻的污水河。这条长达11千米的河道沿线有村庄10余个,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清清的河道及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付国东)3月16日上午,在平桐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李庄村段的小游园施工现场,1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整理微地形和栽植树木——湛河区第39个乡村“路边小游园”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湛河区把生态绿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程荣东春风送暖,安陆市烟店镇五言陆色景区,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游玩。安陆市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景区化、设计景观化、建设景点化,实现全市313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文 朱哲 摄影)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原龙子湖“全国双创活动周”于2015年开办,主会场先后落地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责主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重点抓关键,用心施策破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农业+旅游”让村民在“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日前,襄垣县领导李瑜、杨勇、王威、郭栋、郭瑞成、原伟松、常晋波、宋双麒、申建锋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自包保煤矿夜查突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金星煤业调度指挥中心,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瑜听取煤矿产能、安全管理等情况介绍,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