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6:22:28 | 浏览:1689
黑山暮雨燕飞斜。
作为博山八景之首的黑山暮雨石,就坐落在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境内。
说起八陡镇,话题就绕不开全国文明村——东顶村。可是,这两天东顶村的书记陈勇却坐不住了,他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以茂岭村为代表的其他几个村庄的压力:八陡镇的各个村庄纷纷“挂图作战”,人居环境越发赏心悦目,跟东顶村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在八陡镇,有关“国”字头的荣耀,不止一个全国文明村,这里还是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名镇。经过连日走访,记者看到,八陡镇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不仅坚守着自己传统产业的优势,还在社会治理方面不断寻求创新,同时也在自身厚重的历史中,寻找机会,寻求突围。
坚守:玻璃小镇的民生担当
“你看这路上的私家车,只要是咱们八陡的,很大一部分车主都在从事日用玻璃生产。”7月17日,站在文姜路上,八陡镇党委书记任立国用一句很平实的话,便将“支柱产业”这四个字解释得淋漓尽致。
日用玻璃就是八陡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围绕着日用玻璃产品的上下游,八陡镇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八陡人的生产和生活,都依附于这条充满奇幻魅力的日用玻璃产业链。
“我们的企业40%是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国。”山东宏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玻璃)企业负责人韩红霞告诉记者,现在宏达玻璃产品上的塑料盖、水龙头、包装盒,甚至小到一个塑料垫圈,都来自八陡镇的一些微小企业。
可以说,在日用玻璃这条产业链上,汇聚了全体八陡人的勤劳和智慧。
“八陡一些家庭,两口子经营一个小企业,专门给宏达玻璃、黑山玻璃等玻璃企业生产这种塑料垫圈。一年下来产值能达到一百多万元。”任立国说,按照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润率,这样一个家庭一年下来能有二十来万元的收入,像这样的家庭式小微企业,成就了八陡镇的繁荣。
“我们八陡的繁荣可不是虚的,有实实在在的居住人口。”今年77岁的八陡镇增福村原村委会主任马生会告诉记者,就拿增福村来说,村立在册人口2000余人,实际居住人口要超过4000人。
由此可以看出,八陡镇各个村的人口,不但没有流失,相反还在不断增加。在八陡镇,来自博山、沂源、莱芜等南部山区的购房者不在少数。
“博山要发展必须向北扩展,面向淄川、张店。”长时间以来,因为博山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个观念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因此,过去博山的工业园区都优先落户在北部白塔镇和域城镇一带。但随着八陡新材料园区迅速推进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持续提升,八陡会迎来新的发展热潮。
以宏达玻璃为例,2021年,作为博山区“技改专项贷”的典型案例之一,宏达玻璃投资5000万元进行了技术改造。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宏达玻璃将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几乎比技改前翻一番。
“我们八陡镇的日用玻璃产业给老百姓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们不光有这一个产业,传统的机械铸造业也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任立国说,将来八陡镇还要从新材料产业进行突破,让更多产业落地八陡镇,惠及民生。
创新:绘制两张图,实现挂图作战
“现在,我们村西边这一区域的绿化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面临哪些困难,大家提出来,尽快解决。”6月28日临近中午,在八陡镇茂岭村村委会议室内,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洪峰指着面前地图的一个位置,正在画重点。下一步,茂岭村两委的工作重心,就在会议室墙上挂着的“2022年茂岭村环境整治推进图”上面。
记者注意到,这张图色块清晰,绿色的是绿化规划区域,蓝色的是墙绘区域,黄色是村民居住区域……甚至垃圾暂存点和垃圾桶放置点都标识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张图,环境整治工作一下子就明确了。”任立国说,“环境整治推进图”是今年年初八陡镇首创的两张图之一,3月27日,博山区在大黑山后村、茂岭村、东顶村围绕着这张图开了现场会,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很快就在博山区进行了推广。
“这张图解决了三个问题。”任立国认为,环境整治首先要解决在哪里干,干什么的问题;其次,挂图可以让常态化督导变得有的放矢。例如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检查,村里干了哪些工作,拿到图纸一看就明白了,哪些地方没干,也一清二楚;第三,解决了标准质量不高问题,在画这张图的时候,在哪里种树、种多少,相当于进行了初步规划,这就是绘制这张图的意义。
另外一张图就是“一网三联”网格图。疫情期间,上级领导要求各镇办进行网格细化,利用网格进行全员核酸,力争一人不落,一户不漏。
“原来那种大网格不利于细化,从去年,我们就开始考虑怎么把网格内的家庭从二三百户缩小到三十户。”八陡镇副镇长孙晓说,接到指示后,任立国书记立即连夜组织开会进行商量,原则上把所有网格全改成30户左右,设一个网格长,两个党员中心户,分两个小组。这样一来,一张详尽的微网格图就制作成功了:哪一家是常住户,哪一家是户在人不在,哪一家是人在户不在……全部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这张图的灵感来自于任书记。”孙晓说,当时制作这张图的时候,任书记提出,以前每到麦收季节,每家每户都会在生产队场院上划分各自的地盘,一个场院就是一张完整的“家庭网格图”。
“为什么一个微网格要缩减到30户?任书记跟我们说,从人手上来说,每个网格二三百户,实际工作中根本落实不到位,但是缩减到30户,就切实可行了。”孙晓告诉记者,3月27日那天,这张图跟“环境整治推进图”一起“参加”了博山区的现场会。随后淄博市委组织部接着发文推广“一网三联网格化管理”,这张图就有了“用武之地”,让一网三联网格化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更加便于操作了。
突破:全国文明村酝酿升级
“再过几天,我们八陡东顶村将重现一条真正的博山老街。”八陡镇东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勇正在绘制一张崭新的东顶村蓝图。
最近半年来,周边茂岭村、福山村、增福村等各个村庄面貌日新月异,让陈勇有些坐不住了。
“有人问我,你们是全国文明村,你说,东顶村凭什么成为全国文明村?”陈勇说,东顶村特别需要一个标志性“符号”,这个“符号”不能是新建的,新建的没有意义。东顶村也不需要新建什么,保存至今的老街就是东顶村最大的一笔财富。
“博山人都有一个老街情结,博山的西冶街、税务街、叠道街……当历史悠久的街道都失去了昔日面貌,东顶村却有这样一条保存十分完整的老街。”陈勇说,老街正在进行修葺,大概八月份就能初步修缮完成,到时候,围绕这条老街,东顶村将建设3A级景区。
修缮东顶村老街,目的是要寻回昔日古老街市的感觉。那什么东西才能跟老街最相配?陈勇毫不犹豫选择了博山的“老味道”。
“老街就要有老味道,这种老味道不光是看的,还是能吃的。”陈勇说,他们争取八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在老街上引进各种各样的博山小吃。
“首先要引进咱们博山的早点,炸油条的,做豆腐脑的,做博山火烧的……每一样早点,咱们都要引进最好的那家,让逛街的人吃到最地道最纯正博山早点。”在陈勇的描述下,东顶村的老街上未来将飘满博山美食的香味。
距离东顶村老街不远,有一条新修的公路,被老百姓称为“红旗高速”。“这是咱们老百姓的一条民心路、幸福路。”马生会告诉记者,这条路修建四五十年了,长年失修,道路坑坑洼洼,周边住的都是老年人,出行十分不便。今年年初,八陡镇开始全力以赴推进这条路的修缮工作,和增福村一起研究落实如何解决这个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以前,晴天扬灰路,下雨水泥路。现在你看,我们这条路,平坦整洁,环境优美,老百姓嘴里的红旗路升级成了‘红旗高速’了。”
就在茂岭村,年过八旬的30余位老人在幸福食堂吃上了免费午餐,村里75岁以上的,象征性地一天收3块钱。6月27日这天,村里吃的是炸广东肉和土豆熬芸豆,外加一大碗绿豆稀饭,俩馒头。老人中午打上饭,下午连晚饭都有了。
八陡镇的社会、经济、民生新面貌还有很多……任立国说,未来,八陡镇发展主线明确,将围绕“一轴两园三片”展开工作,即把“一轴”文姜路打造为一条贯通东西、共享互融的复合发展轴,辐射带动文姜路两侧居住环境由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变;聚力打造“两园”,即新材料、功能玻璃2个特色鲜明、协调联动的百亿级现代化产业园区;同时,石炭坞片区商贸文化服务产业集群、八陡片区产城融合发展集群、福山片区人文休闲创业产业集群等“三片”联动,进一步激发城镇发展的活力,让这座中国日用玻璃名镇更加熠熠生辉。
记者手记
城镇发展的重点,说到底仍然是经济。经济不但是人民生活的“生命线”,也是乡镇发展的“活力线”。八陡镇的日用玻璃产业,不但维护着镇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还成了吸引人口的“活力线”。
数字时代的来临,让我们身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失往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怎样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这是执政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八陡镇的蹲点调查中发现,这里的日用玻璃产业,已经发展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围绕这条产业链,各种民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关键一点,这条产业链是“普惠式”的,不但企业得到了实惠,政府也增加了税收,而且保障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
就这一点来说,八陡镇的经济,的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韩凯 通讯员 刘心怡
黑山暮雨燕飞斜。作为博山八景之首的黑山暮雨石,就坐落在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境内。说起八陡镇,话题就绕不开全国文明村——东顶村。可是,这两天东顶村的书记陈勇却坐不住了,他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以茂岭村为代表的其他几个村庄的压力:八陡镇的各个村庄纷纷“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10月23日讯(记者 张艳 赵烜艺 通讯员 苏阳 李硕)10 月22 日至23日,淄博市博山区人大常委会对博山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进行调研。博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文,副主任房宽良、司志荣、王忱分别带队开
域城镇位于博山区西北部,在博山区所有镇办中,域城镇的情况尤为特殊。这里既是博山经济开发区的核心镇,承担着产业发展的重任;又集中了大量的山区村庄,面临着振兴乡村的时代必答题;同时还有博山区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复
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是一名出生于荷兰的美国植物学家,1905 ,他受美国农业部的派遣 来到中国进行探险考察。1907年9月,他孤身一人到山东泰安和博山地区采集木本植物,本组图片就是他在此期间拍摄的,每张照片都标注有具体的拍摄时间。远望城
淄博1月29日讯 博山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绘就了锚定“三大目标”、打好“七大攻势”,建设“富强优美活力”博山的发展蓝图。近日,博山区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其宁在受访时表示,城西街道将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转作风、抓落实,实施“1
山东博山(今淄博博山区)古称颜神,因齐地孝妇颜文姜得名。博山自古就是鲁中重镇,宋元以来,因这里的陶瓷、琉璃、煤炭产业发展迅猛,而成为了商贾云集之地 。1903年,一支“英国官方旅行团”在山东境内旅游,在游览完泰山之后,他们从泰安出发,前往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亓超 魏琳琳 淄博报道2月1日上午,博山区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区长路德芝作《政府工作报告》。会风如镜,折射新时代新气象,智慧在碰撞,共识在凝聚,共绘博山发展的壮丽图景。回顾“十三五”:五年计划 圆满收官1
编者按:聚力打造氢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行业领先的新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深挖文化底蕴,打造全域旅游博山样板;对焦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纵观博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改革
“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淄博市人大代表、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报告总结成绩全面真实,分析问题客观深入,思路目标积极可行,部署工作扎实具体,是一个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战略的好报告。”“十三五”期间,特别是
“沿着这条美食街,就能把咱们老博山的美食尝个遍,都是小时候的味道,我隔三差五就得来转转,找一些儿时的专属记忆。”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市民张勇带着朋友一起来品尝博山美食时介绍道。张勇口中的美食街,就是博山区新晋网红旅游打卡地——老颜神美食古街。
新华网济南5月3日电(通讯员张艳芹)“五一”小长假期间,阳光和煦,春风拂面,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各旅游景区、景点游人如织,秩序井然,掀起又一个春季旅游新高潮。安全为先,假日旅游市场文明有序。4月26—28日,博山区旅游局组成4个安全专项督导组
《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总体规划(2019-2035年)》方案已编制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规划方案主要内容予以公示。公示期限:2019年10月11日至2019年11月10日《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总体规划(2019-2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董振霞)博山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玉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博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姜玉春,男,汉族,1964年4月生,山东栖霞人,大学学历,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07-13 17:41:51 博山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玉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博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姜玉春简历:姜玉春,男,汉族,1964年4月生,山东栖霞人,大学学历,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