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6:19:20 | 浏览:2575
“我的心中种下了一个迷彩梦……现在要苦练本领,锻炼身体,长大后才能横戈马上行,沙场建奇功!”
9月17日,在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淄博博山区博山中学初一14班的学生王一鸣这样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参加国防教育实践周后的所思所悟。
新学期伊始,博山区各中小学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国防教育实践周活动,既包含军事训练、国防知识讲座、国防教育知识答题、主题班会、观影等规定动作,也有许多击中青少年“兴趣点”的特色实践活动,突破了“敲黑板”上大课的常规做法,新意扑面而来:
——国防教育进家庭,创新形式上下功夫。“1939年日军入侵我南海诸岛,仅在永兴岛攫取的鸟粪和鸟粪矿石就达20多万吨。永兴岛日本炮楼遗址就是最有力的罪证。”9月15日傍晚,南域城村社区居民丁银银在家为邻居家的孩子们讲述了日本侵略西沙群岛的历史。作为军属和教师,她在业余时间兼职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的宣传员,是博山区国防教育进家庭试点工作的志愿者之一。时间灵活、交流充分,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是博山区开展国防教育的创新形式和有力补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家庭站志愿者提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让国防教育更方便地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
——国防科技动手做,兴趣点上做文章。博山中学每年组织的国防科技节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活动,卡片、胶带、瓦楞纸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变成了展区精致的“航模”、“无人机”、“枪械”、“坦克”。这都得益于日常国防知识课上,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讲解双层彩虹、海洋生物、火箭发射、海上航行等新鲜有趣的知识,并指导孩子动手制作模型,让他们在享受“科普大餐”的同时,培养科技探索、动手实践的兴趣。
——战斗英模进校园,英雄情节种心田。近年来,战斗英雄史光柱、毛羽亮、原北海舰队“逐梦深蓝”讲师团、“雷锋班”班长牟振华等多次通过到校或视频形式与博山青少年进行交流,作为博山思政课校外辅导员,他们从海防、边防到国防,从小家、大家到国家,从党史、军事到新时代强军思想,使和平年代中成长的孩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感动于战斗英模守家卫国的无私奉献,更深切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把英雄梦播撒到孩子们心中。
——非遗传承相结合,尚武精神强体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博山区朱家庄小学突出尚武精神,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九宫八卦斩穴拳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学生每天在校认真习武,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挥汗如雨中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深入骨髓,使传统文化和国防教育得到了有机融合。今年8月份,这所山区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社会各界齐聚力,国防课堂无处不在。结合“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博山区委教育工委联合各部门单位积极搭建全环境立德树人大舞台,相继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参军礼”,组织师生在人民防空工程现场开展疏散演练,走进驻地部队近距离感受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纪律,参观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山东人民兵工历史博物馆,组建小记者采访团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让孩子在实践中激发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国防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区积极探索的‘一号课题’”,博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盖强谈到,为解决长期以来青少年国防教育“知识灌输多,思想启发少;鼓励号召多,触动心灵少;坐而论道多,兴趣体验少”的尴尬局面,博山区突破传统国防教育的藩篱,既把各界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校园,又让国防教育走进社会大课堂,盖强认为,“青少年国防教育永远没有‘下课铃’,要让孩子在看、听、说、做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
鲁中网淄博9月19日讯(记者 车金 通讯员 苗秀祯)为进一步改善镇村路域环境,打造美丽、干净、整洁、宜居新龙泉。自6月份以来,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在全镇实行“路长+”工作机制路域环境治理模式,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制定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要正确认识所犯错误的思想根源,诚心接受组织做出的处理决定,提高党性修养,在今后的工作中丢掉思想包袱,继续为党和人民作贡献……”日前,湖北襄阳襄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带领第六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张家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开春)12月1日,郧阳区教育局局长张辉给区一中校长打电话:“毛校长,明年高考体检学生就不用到医院了,让有资质的医院把体检车开进校园为学生为检”,局长还没说完,校长连声道谢:“这可给我解决了老大难,以前高考体
7月13日,郧阳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暨“回头看”工作推进会召开。郧阳区委书记、区长胡先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区领导任杰、王成、高清华参加会议,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党永生主持会议。会上,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任杰宣